这群迷失的孩子,需要“一盏灯”

2017-01-22 10:57 阅读(?)评论(0)
  《工人日报》(2017年01月21日 05版)

  本报记者 刘友婷 本报实习生 范玉莹 本报通讯员 印锐

  “讲完了吗?讲完我就回去睡觉了,很累。”15岁的李浩冷冷地冒出一句话。在十多分钟的谈话中,他都面无表情地摊在凳子上,闭着眼睛,任由林琳一人在司法所里分析他今后该怎么办。

  广州市海珠区青年地带社区部主任林琳每天都在想办法打开像李浩一样的孩子的心门,在她眼中,他们是一群迷失了方向的孩子,需要“一盏灯”告诉他们前方的路在哪儿。

  这群孩子迷失了

  2014年,年仅15岁的李浩因偷窃被判缓刑后进入社区接受两年八个月的社区矫正,在矫正期间,林琳需要跟进他的情况,并引导他做正确的事情,远离“一起干大事”的朋友。但无论林琳怎么做,李浩始终不肯吐露心声。

  “青年地带”是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平台,该平台为海珠区6岁至30岁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无偿的社工服务,服务分为三级,最底层是超前预防,涉及到海珠区6到30岁的青少年及其家庭,还包括外来人员子女,总人数有七十多万;中层是逆境预防,包括来穗人员子女、散居孤儿、贫困家庭子女以及服刑人员子女,针对这一类人群,社工的主要工作是提供预防治疗性、成长性服务;最顶端则是矫正预防服务,主要针对的是涉毒涉假涉罪的青少年,对他们进行个案辅导,行为矫正工作,从而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李浩在这里接受的就是矫正预防服务。

  “在司法所分别的一周后,我约李浩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小卖部见,他答应出来但最后还是没有出现。第三次约他,他告诉我不出来,他要睡觉。”林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一个多月后的某个晚上,当林琳还在为如何让李浩信任自己而苦恼时,李浩来电话了。“你能不能借我两百元?”电话那头的李浩问道。

  抓住李浩求助的机会,林琳要求先见面再说。经了解,原来李浩和朋友去KTV,但没钱结账。社工不能给钱这一原则,林琳不能违背。“我们一起去跟你父母沟通,问他们借钱,但是你要承诺在规定时间通过自己努力赚钱还给父母,这样可以吗?”征得李浩同意,林琳带着李浩问父母借了两百元钱。

  经过这次接触,林琳了解到李浩有开一家小店的愿望。为了让他脱离过去朋友圈的不好影响,林琳介绍李浩去社区一家小店工作,开始学习如何经营一家店。

  在林琳看来,像李浩这样的孩子相对早熟,他们认为自己在社会混了很久,也总是想着“干大事”。但他们对社会了解很少,连自己犯罪了也不知道,需要关怀和引导。

  和李浩一样,在邻居眼中,张玉也是个会偷东西的坏小孩。但不同的是,张玉才6岁,只跟爷爷生活在一起。

  2012年第一次到张玉家看到的情形让林琳无法忘怀。桌上放着喝剩下的牛奶瓶,横七竖八摆着几个沙琪玛、面包。这就是张玉的早餐、午餐。“今年国庆,张玉的父亲因吸毒被强制戒毒两年,就剩下张玉和行动不便的爷爷在家。爷爷只能勉强煮晚餐,所以一日中有两餐他们都是吃面包、饼干之类的食品。”林琳说。

  张玉从没上过学,父母离异,长期缺乏管教。据邻居反映,她经常偷东西,或者会问人要钱买吃的。林琳告诉记者,现在社工正在链接社区资源协调帮助张玉入学,并寻找学生志愿者辅导她,提前适应学校生活。此外,社工还去街道帮助一老一小申请三无人员的补贴,以满足他们日常开销;并跟他们亲属协调由谁照顾张玉和爷爷。

  “这些孩子一般不轻易信任他人,所以社工要很耐心去挖掘这些迷失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优势视角看他们,耐心与他们沟通,理解他们的世界、语言,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林琳如是说。

  “ 家庭的关怀无可替代 ”

  “你帮我教好他,改好了再来见我,不然我们是不会理他的。”初次与李浩父母见面时,父母的话让林琳感到惊讶。与家中成绩优异的姐姐不一样,李浩学习不好,总是打架,在家也没有存在感。“他在不在家没关系,只要不被人投诉就好了。”这是李浩父母对孩子仅有的要求,他们并不关心他想要什么。

  林琳认为,像李浩这样的孩子,很多是因为家庭缺乏引导、支持,或是父母离异、家庭出现问题,例如爸妈不理、在校被欺凌等,他们很容易走向辍学,甚至犯罪。“我们和李浩父母沟通,尝试让他们明白家庭的关怀无可替代。”

  自从向父母借了钱又赚钱还了后,他的父母开始相信他有能力承担自己犯的错。“李浩的父母现在开始尝试关心他,李浩也不会经常不回家了。”

  父母的关怀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过去,李浩经常不去司法所报道,而现在每个月会定期报告。他的这些改变,父母也都看在眼里。

  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南门对面的布匹市场凤阳街,集中了不少外来工,很多在这里经营小作坊。二年级就想辍学的杜飞是青年地带社工主任刘玉珊今年9月接触的小孩,他也住在凤阳街。

  为进一步了解杜飞情况,刘玉珊来到了他家的小作坊,刚到杜飞家的情景依然清晰:20平方米不到的屋子,没有窗户,摆着一台衣车,衣车上堆放了各式各样的杂物。饭桌上,放着各种布匹和电饭煲,找不到一张空桌子。家里很多地方会漏水。墙上满满贴着的奖状,在这间屋子里显得不那么融洽。

  “这里很多外来工家庭经营小作坊,小孩放学后就在父母的工作台上写作业 ,假如父母在工作的话他们就没地方写作业了。孩子们也不太愿意在光线差、漏水、杂乱的家里学习。”刘玉珊告诉记者,他们从孩子改造学习空间着手,提升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可以算作三级服务中的第二级逆境预防。

  杜飞一家刚到广州时,生活还可以,杜飞父亲还在城中村买了一套两层毛胚房。但不幸的是父亲因事故去世,杜飞妈妈只好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因没钱装修,家里至今仍是水泥裸露。“我们买了书桌、台灯、书柜,收拾了一个角落,改造成学习空间。社工还教杜飞妈妈如何收纳家中物品。”

  经收拾后,杜飞妈妈看到了家里改变,也有了动力好好经营生活。辍学在家的杜飞哥哥也希望为家里做些事情,社工为他链接了资源,去了一家酸奶店工作。而杜飞和弟弟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学习空间,爱上了看书。“一家人参与进来的改造,还改善了家庭关系。”刘玉珊说道。

  从艰难起步到渐被认同

  “青年地带”是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平台,由广州市民政局和海珠区政府共同出资,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交给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运营。

  “海珠区‘青年地带’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手法,以‘社工+志愿者’的模式,通过针对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4个系统的介入,为青少年提供生涯规划、社会参与、青春期教育等服务,鼓励青少年不断积蓄起成长的正能量。”广州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杨海清处长介绍。

  “最艰难的是2008年‘青年地带’试点时,我们挑选了三条街道、两所中学。但由于大家都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挨家挨户派传单时往往被当成传销,更不愿意相信有免费的兴趣班等活动可以参加。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担心我们举办活动会影响孩子学习。”刘玉珊向记者讲述着过去不被接纳的试点工作,倍加珍惜现在的成绩,“随着社工这一职业逐渐被大家熟悉,他们对社工也不再像过去那么抗拒了,而且很多街坊、孩子都很愿意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也帮助不少家庭解决了困难。”

  据介绍,截至2016年年底,“青年地带”已经服务171万人次,基本覆盖海珠区6到30岁的青少年。2015年“青年地带”开始向全广州市推广,在各区推行。

  (李浩、张玉、杜飞均为化名)
   阅读(?)评论(0)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